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月23日至25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师生们共计30余人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瞻仰革命遗址,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奋斗历程,汲取奋进力量。
24日上午7点,在经历了漫长的车程之后,师生们终于到达此次出行的落脚点:延安大学。上午8点过后,培训班在泽东干部学院会议室正式开班。开班仪式上,首先由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郭东军副院长致辞。郭东军副院长向北京师范大学数科学学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的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延安大学以及泽东干部学院的历史。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唐仲伟作了动员讲话。唐老师对泽东干部学院的老师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动员参加实践教育的师生们认真感悟延安精神。最后,郭东军副院长向唐仲伟书记授班旗。
开班仪式结束后,延安大学杨延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第一场讲座:《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杨教授逐一讲解论述了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圣地、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业绩、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经验启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讲解过程中,杨教授着重指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独立自主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的方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克服了敌后抗战最严重的困难,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坚决进行人民解放战争,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具有历史性转变意义的伟大胜利。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实现了全党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孕育和形成伟大的延安精神;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人才,积累了治党、治政、治军的一整套丰富经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学习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午饭后,全体学员乘车前往梁家河,到达此次参观学习的第二站:梁家河。气温较低,天空下着雨,黄土地变得湿滑泥泞,但是大家学习的热情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维教授的授课中,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以民为本、以苦为乐、以实为先的丰满形象已然浮现在大家的眼前。走进知青旧居,看到梁家河村的村容村貌、村史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看到一件件沉淀着岁月的旧物件,师生们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代知青积极响应“广大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上山下乡”的激情岁月,领略了习近平总书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立身为公、一心为民的领袖风范。15岁时,习近平来到黄土地时也曾迷茫、彷徨,然而22岁离开时他已有了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
当天晚上,延安大学鲁艺学院程琴教授带领师生们学唱了陕北民歌,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
在革命事业推进的影响下,陕北民歌经历了从民间百姓表达生活与爱情的悲苦演变到歌颂中国共产党与革命领袖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唐仲伟老师与叶敦茹老师为大家上演了陕北民歌的即兴演唱。
最后,师生们在经典革命歌曲《东方红》与《南泥湾》的歌声中结束了一天的学习。
第二天上午,全体师生们乘车前往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上的宝塔是延安城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在宝塔山上,学员们面对党旗再次庄严宣誓。身为党员,以入党誓词为行动指南,时刻谨记着初心与使命,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铿锵的誓词,坚定的信念,让在场的每一名党员重温了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点燃了每一名党员心中爱党、忠诚、敬业、奉献的情怀,激励了每一位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曾在这里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师生们一同参观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当年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煤油灯下,他们写下来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
在这里,延安大学的邹腊敏教授现场为师生们介绍了刘少奇同志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面临出现党员队伍成分复杂、思想混乱、作风不纯等现象的背景下,该著作分成九个问题,提出了共产党员在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论述了共产党员进行思想意识修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标准、内容、目的、方法和途径,阐述了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修养同群众的革命实践、同理论学习的关系,以及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提出了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指出了修养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文章发表后在党内产生很大影响,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列为干部必读文件之一。
听完教授的讲解后,师生们深受启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圣地的红色魅力,领悟到了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
“一片黄土地,走出两代领路人。久闻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地方,”参与本次延安研学的学生党员陈瑜同志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能吃苦、爱读书’是青年一代应该学习的好品德,即便物质生活已经让我们无忧无虑,我们依然应该在生活、学习方面能吃苦、肯吃苦,才能不断打破自己的上限;‘干实事’是每个党员都应该有的自我修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以‘为人民干实事’来要求自己,做好事、做实事。”
正如参加培训的学生党员陈宣玮所说:“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像灯塔一样,永放光芒;习总书记插队时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令我深受触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青年人的生长环境已经好了太多太多,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经过为期两天的实践教育,师生们纷纷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和延安精神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继续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