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院纪实
2024年3月:
3月19日:
3月19日,数学科学学院为何青老师和郭文莲老师举办了光荣退休仪式。学院院长王恺顺、书记唐仲伟、副院长许孝精、程志云等党政班子成员以及教研室教师代表出席了退休仪式。
2024年4月:
4月7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职工第三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成员代表于4月7日前往天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4月12日至14日:
数学科学学院组织30名师生党员于4月12日至14日赴枣庄开展“传承红色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学习活动,一同重读革命先烈们的壮丽史诗。
4月13日:
4月13日,“数学与复杂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参加本次年会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文兰院士、中国科学院严加安院士和周爱辉教授、北京应用物理计算数学研究所苗长兴研究员、清华大学周坚教授及扶磊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李海梁教授及惠昌常教授。我院参会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木法院士、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增沪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大春教授、学院院长王恺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科技处处长张力小教授、学院副院长胡维教授、副院长许孝精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
4月17日: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一行来院开展科研发展专题调研。我院围绕平台建设、队伍培养、重点研究等方面详细汇报了近年科研发展情况,并就有组织地科研、自由探索及学科未来发展与校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4月17日:
4月17日下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刘敏的带领下,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部官员Xavier Antoine、Hélène Bergres等一行五人访问数学科学学院。我院党委书记唐仲伟、教师代表陈昕昕、高志强、苏喜锋、蒲飞会见来宾。双方就深化高等教育和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19日-22日:
4月19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及数学与复杂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一届北京师范大学多复变与复几何会议”在北师大英东学术会堂召开。本次会议以“聚焦核心前沿,推动学科交融”为主题,旨在加强多复变与复几何及相关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多复变与复几何进一步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57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兴教授,南开大学张伟平院士,以及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周向宇院士在开幕式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王恺顺教授致欢迎辞。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唐仲伟教授主持。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讲席教授、两次国际数学家大会1小时报告人萧荫堂先生的报告引起热烈反响。会议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汪志威主持,周向宇院士在闭幕上致辞并祝贺会议圆满落幕。
4月20日-21日:
第十届杏坛ME会议:数学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大中小数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和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数学教育领域青年工作者、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2024年6月:
6月19日:
2024年6月19日下午,数学科学学院2024届毕业生座谈会在后主楼1325举行。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王恺顺老师、党委书记唐仲伟老师、党委副书记魏炜老师、副院长王雨生老师、副院长何辉老师、副院长彦文娇老师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参会;座谈会由魏炜老师主持。
6月27日:
2024年6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唐仲伟老师为大四毕业生党员开展了党纪教育讲座。
2024年7月:
7月12日:
2024年7月12日,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召开新时期“双一流”数学学科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工作交流会。我院党委书记唐仲伟老师、教师代表王发强老师应邀出席本次交流会。
7月14日-19日:
7月14日至19日,数学科学学院协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崇理计划”2024高中生数学主题研习营。研习营课程涵盖综合素养、分析学、代数学、概率统计、科普报告以及交流活动六大模块,采用集中式、高强度的培训模式。来自北师大直属附校的40余名高中生参营学习,共同见证了数学梦想之舟的启航。
7月16日-19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承办的第四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全国决赛于7月16-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圆满结束。活动历时8个月,共有16个地区的4万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活动。决赛有200余名学生积极投入地参与了线下活动,在能力测试和论文答辩环节大放异彩,并在其他讲座和活动中收获颇丰。最终评出数学建模论文一等奖19个;能力测试一等奖高一年组13个,高二年级组6个;能力测试及数学建模论文综合成绩一等奖,高一年级组15个,高二年级组9个。
2024年7月23-7月26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联合主办的第 19届“马氏过程及相关论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学者190多人,其中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韩国、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参会代表 20 人。本次会议为期4天,采用平行会场,就论题的前沿方向安排了75场主题报告。
7月24日
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会议以线上方式于7月24日进行,学院党委班子出席会议,学院院长王恺顺老师、副院长何辉老师、彦文娇老师、学院辅导员、教职工支部以及学生支部书记列席会议。会议由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唐仲伟同志主持。
7月27日-8月18日:
2024年“京-湾数学建模夏令营”圆满结束。本次夏令营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协办,秉承“京-湾数学建模夏令营”历年来一贯坚持“不收费、去功利、强化素养教育和提升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吸引了来自北京、澳门、重庆、广东、河北、河南、江西、山东、四川、天津、浙江的56所学校、734位同学、98位带队指导教师参加。
2024年8月:
8月5日-9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承办的“京师英才暑假实践活动——数学英才能力提升与成长”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相关领域的19所学校46名学生参与。活动旨在提升中学师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深入了解数学历史、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深度挖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研究潜能。
2024年9月:
9月1日:
2024年9月1日18:30,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敬文讲堂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设立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两个会场,全体新成员按时到达讲堂参与典礼。
9月24日:
9月24日,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党委委员出席会议,学院院长王恺顺老师、副院长何辉老师、学院辅导员、教职工党支部及学生党支部书记列席会议。会议由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唐仲伟老师主持。
2024年10月:
10月12日-13日
为落实国家关于科学创新、青少年科学精神培养和科普科教的相关精神,增进北京和澳门两地青年学子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在青少年科学普及科创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做法和一线经验,2024年10月12日-13日,在北京科学中心3号楼一层展厅,举办了“模’力未来——2024年京澳学子科学探究优秀项目成果展”。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澳门联校科学展览青年协会主办,由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建模协会承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作为支持单位提供了会务和场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10月12日-14日:
第三届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中小学数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主办,会议聚焦于“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综合与实践领域课程与教材建设”以及“中学数学知识与大学数学知识衔接”两大主题。来自美国、以色列、瑞典、智利、德国、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内陆等国家和地区共34位嘉宾发言,260余名高校师生、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中学一线教师参会,共同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
10月13日-22日:
校长于吉红率领代表团于2024年10月13日至10月20日期间进行了出访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唐仲伟教授随团访问了图宾根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其中国使团、巴黎西岱大学以及巴黎文理研究大学。在访问期间,唐仲伟书记还随代表团一同拜访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出访结束后,10月22日上午,唐仲伟书记主持召开了关于访问德国与法国的成果汇报会议。
2024年11月:
11月6日:
2024年11月6日下午,学院在京师学堂举办了“京师数学教育论坛”第十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江松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偏微分方程:作用、特点与分析》的报告。江松院士结合具体科学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偏微分方程在科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历程、研究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前沿问题的新进展。
11月8日:
2024年11月8日,学院在京师学堂举办了“京师数学大讲坛”第二十二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王诗宬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定向和手性》的报告。确定方向是生活的必备技能,右手优先的现象普遍存在。王诗宬院士首先分析了这些事实对我们文化和文明的影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介绍了流形和纽结的定向和手性,使在场师生对这一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11月21日:
11月21日,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京津访学团前来我院开展交流座谈会。我院党委书记唐仲伟老师、党委副书记魏炜老师出席,四名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本次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魏炜老师主持。
2024年12月:
12月6日:
2024年12月6日,数学科学学院于后主楼1124会议室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暨书记讲党课活动。学院全体教职工老师参与,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魏炜老师主持。
12月8日:
12 月 8 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论坛暨第四届广东省高校数学学科党建工作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唐仲伟、负责学院党务工作的潘珊珊和郝新蛟出席此次会议,与来自各地高校的同仁共同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探索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12月27日:
2024年12月27日,学院通过线上的方式举办了第六届京师数学青年学者论坛。来自海内外4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论坛。
12月28日: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12月28日于后主楼13层举办在“从历史走向未来,跨越世纪的荣光”院史游园会,回溯学院跨越世纪的辉煌历程,共迎 2025 年学科成立 110 周年这一荣耀时刻。
12月29日: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总结“京澳学子科创作品成果展”的成功经验,策划未来京湾科普交流活动,12月29 日9:00-12:00,澳门学子代表和北京学子代表共聚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124报告厅,与相关领导、教授和老师就京澳青年学子的创新学术进行了交流与互动讨论。
本次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建模教育中心、澳门联校科学展青年协会、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建模协会主办,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支持。与会嘉宾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建模教育中心执行主任许孝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海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颖喆教授、澳门联校科学展总筹备委员会主席何威威先生、澳门联校科学展青年协会理事长连建华先生、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建模实验室主任朱浩楠老师、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科学课程教师马驰川老师。共有来自澳门和北京的31位学子参加了座谈会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出版书籍:
曹一鸣,主编.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 小学数学1-2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曹一鸣,主编.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 初中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曹一鸣,吴立宝.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郭玉峰.数学课程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胡维.伽罗瓦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
李增沪,张梅,何辉.概率论(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魏炜,主编.娓娓道来:给刚刚迈入大学的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李仲来.李仲来文集:数学生物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张禾瑞(刘玉明,曾紫婷,吕本建,修订).近世代数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张宁,赵亮,崔丽欣,白璐. 智能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Cao Yiming ed.Students’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s: An empirical study.Spring Nature,2024.
2024年入职教师:
覃帆、李林安、康恺、周宇、张阳阳、宋苏楠、郝新蛟
2024年进站博士后:
王雪、祁娟娟、杨淑辉、卜凡、黄俊杰、卢守楠、吴会茹、金美琳、李珍、孙若词、刘朕、王宸雁、张金、王朝阳、申槟瑞、陈慕丹、班博慧、TOMMY TANU WIJAYA
2024年度职称晋升:
正高:郭衎 赵亮
副高:龚文敏 张泽州
2024年度离退休:
张秀平 马波 朱文芳 高红铸
2024年度教师获奖情况:
汪志威老师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张科伟老师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覃帆老师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李海刚老师获评北京市自然科学奖2等奖
赵纪满老师教授的《复变函数》获评2024年度本科优质课程
王灯山老师获评2024年度思政建设优秀课程
王灯山老师获评2024年度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本科)
葛建全老师获评2024年度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研究生)
学生获奖情况:
2021级本科生杨秉晔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五届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网络最佳人气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获得者18人:黄琛廪、白永乐、陈子曦、吴其君、王珏、郑云帅、杨原、谢树宏、马天乐、李子鑫、律野、王梓霖、杨秉晔、刘子墨、刘德全、季涛、王璐瑶、谭欣海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北京赛区)二等奖获得者27人:甘梦瑶、周亚博、王唯涵、彭向阳、张天瑞、陈亮宇、葛海涛、王辰宇、刘方耀、霍佳琳、苏浩楠、马书建、黄君尧、杨泽同、杨文博、陈乾通、徐岩、余國維、吴松晏、李荣峻、李志恒、李心阳、杨敏宇、张瑞晓、任依冉、刘汪祺、周思钰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北京赛区)三等奖获得者48人:陈彦融、刘世豪、徐芳瑶、陈硕颜、杨宇轩、张嵩奇、廖国炼、王癸铭、吉颖、朱婷玉、刘东勋、武帅云博、吴双、许祁子俊、李誉朗、韩汶峰、于泽浩、刘家鸣、蒋睿、杨嘉乐、周沁蕾、徐敬浩、刘智行、左祎睿、陈以恒、黄诗怡、赵宸、戴桂升、肖雨菡、成俊毅、马晨曦、赵祖国、张涛、杜奕扬、王胤雅、张宇、彭昊、梁锦仪、柏佳阳、高欣琦、龙启淼、刘汇钧、单彦博、侯盈盈、袁子曦、李静怡、唐语悦、郭璟池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5人:贺扬、张涵羽、曹鸿锦、赵君宇、刘晨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获得者1人:董雨铮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一等奖获得者8人:陈星兵、杜晓伟、姜云峰、杨绍博、任文天、张奥新、冯子轩、黎朗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二等奖获得者26人:杨博翔、杨果、侍子耀、万杨凝睿、黄可欣、郝鹏飞、吉颖、胡芷铭、王奕菲、宋宇萱、赖柳宇、赵思龙、林俊旭、王英州、梁钰敏、薛岩、牛子昂、熊士程、郝家艺、李伟烨、罗天赐、刘骐恺、蔡依璇、丁天健、黄奕杰、游朝杰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获得者7人:陈睿、柳宇嘉、聂新果、侯盈盈、张奥新、王龙兮、赖睿菡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9人:吴松晏、朱婷玉、兰秋行、王璐瑶、李明泽、许祁子俊、冯子轩、任文天、杜晓伟、任芮瑶、程怡欣、成瑞晶、徐敬浩、林颖、王灵睿、王雅鑫、黄景曼、吴双、徐芳瑶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获得者41人:谢树宏、刘家鸣、陈嘉豪、徐琛、贺扬、曹鸿锦、刘汪淇、丁煜伦、杨宇轩、张涛、李亚林、金鹰、王梓霖、张梦珂、单彦博、吴清越、沈子欣、吴梦涛、王瑞冰、罗可琰、马子然、程宇彤、李汶静、王儒斌、钟山、傅一轩、侯文婧、戴嘉禾、黄君尧、李欣桐、王泓恺、杜振邦、高欣琦、蔡芷杨、彭向阳、周盈盈、刘烨、郝瑞利、许嘉璐、卢凯迪、张灿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