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7-19 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北师大出版集团期刊社承办的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年度总结大会在北师大举行。作为连续五年的品牌活动,本次活动吸引全国 18 个地区近 4 万名学生参与,最终近 300 名师生晋级决赛,共赴这场 "思维盛宴"。

7 月 17 日,选手们迎来双重考验。237 名选手参加能力测试,比拼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76 组 154 名选手参与论文答辩,10 分钟报告浓缩建模成果,5 分钟专家提问引发深度思考。经 14 位专家评审,从 76 组答辩论文中评出一等奖 44 项,另有 139 篇获二等奖、335 篇获三等奖。能力测试与综合奖评选中,高一年级 14 人、高二年级 9 人获能力测试一等奖;高一年级 16 人、高二年级 14 人获综合奖一等奖。

7 月 18 日开幕式上,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项目拓展部主任魏天飞主持。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许孝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江燕、数学建模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组组长王尚志等领导专家出席。许孝精教授追溯活动初心,强调本活动重在提升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们创新意识的目的;江燕副书记表示将拓展活动影响力,打造全国性交流高地;王尚志教授解读发展方向,从 2016 年建模纳入核心素养到近 300 所基地校联动,展现教育活力。教师代表李典、学生代表张曦颖分享建模教育从 "动员参与" 到 "主动投入" 的转变及团队协作故事。数学建模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副社长陈雄介绍活动概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保继光教授作 "数学建模与高考改革" 主旨报告,揭示建模能力与升学的关联。下午,活动专家委员会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李延林,活动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颖喆分别指导论文写作与试题解析,互动热烈。
7 月 19 日闭幕式上,北师大数科院副院长薛庆营远程解读北师大招生政策,凸显建模能力的重要性。颁奖环节,活动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崔丽代表评委团肯定 "探索价值高于标准答案",地方组委会代表及获奖学生分享心得。陈雄副社长总结时指出,五年来近 15 万名学生用建模 "解读世界",鼓励学子以此次成绩为新起点,用建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闭幕式的结束,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圆满落幕。这场活动不仅为师生搭建了数学建模的交流平台,更推动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让更多人感受数学的实践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