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院党委书记李仲来教授去清华大学参加著名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家林家翘教授的追思会。
李仲来发言:林家翘先生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能够成为著名的应用数学家和力学家,肯定学习了很多数学课程,我这里提供两条信息。
我在2010年2月初,开始筹备我们学院纪念3位老先生百年诞辰会议并搜集资料。2013年6月9日,召开纪念蒋硕民教授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之后收到了清华大学顾秉林先生的邀请,参加著名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家林家翘教授的追思会。我将“林家翘”3个字在我搜集的资料中检索,搜到
一是在1992年5月22日的《师大周报》上,刊登了蒋硕忠(蒋硕民教授的弟弟)教授写的纪念蒋硕民先生逝世的文章中谈到: 蒋硕民先生较早地在西南联大开设抽象代数讨论班,李政道、林家翘、秦元勋、叶彦谦、孙本旺等人都曾是蒋先生的学生。
二是天津南开大学严志达院士写给蒋硕民教授的夫人杨维仪教授的信中谈到: 蒋先生于1941年另开了变分法课,……后来选变分法的,除了王宪忠外,还有钟开莱和另一助教林家翘,后来他们3人均在美国大学任教。该课结束时,我注意了该课公布的成绩单。我的朋友王宪忠同学得了最高分,使我羡慕万分。
我国以前老一代的很多著名数学家,都或多或少地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关系。林家翘在本科毕业后学习两门数学课,这两门课的老师是蒋硕民教授。因此,林家翘虽然比蒋硕民小3岁,但林家翘是我们数学科学学院教师蒋硕民教授的学生。林家翘是著名的应用数学家,在年轻时代还学习了其他数学课程,这些是否有记录,就不知道了。
清华举行林家翘先生追思会 揭幕林家翘纪念铜像
清华新闻网6月25日电 (记者 范 丽)6月24日上午,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天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林家翘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林家翘先生的夫人梁守瀛女士和亲属,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胡和平,副校长姜胜耀,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出席追思会,共同追思和缅怀林家翘先生,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和治学风范。清华大学原校长、高等研究院院长顾秉林主持追思会。
追思会开始前播放了林家翘先生的生平照片,再现了林家翘先生一生的精彩瞬间,身后导师冯·卡门在镜框中的注视下,林先生凝神远望的瞬间被定格在大会现场的屏幕上,照片中的林家翘先生目光睿智、平和而坚定。
胡和平简要回顾了林家翘先生求学和致力于教学科研,取得广泛推崇科学成就的一生。胡和平表示,林家翘先生身居海外、心系祖国,在取得卓越成就后,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林先生的身上融汇了东西方人文和科学的闪光点,在他的心中深深刻下了清华精神的烙印。回到清华园,林先生积极倡导蛋白质结构折叠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耄耋之年仍不知疲倦地工作,帮助、扶植年轻人的成长。如今,一批朝气蓬勃的科学工作者正在发奋图强,朝着林先生开辟的崭新研究方向上不断努力前进。
胡和平指出,林家翘先生生前为清华大学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潜心治学、献身科学、追求卓越、诲人不倦的精神也为清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缅怀林家翘先生,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和学习,不断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自己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求学时与林家翘先生的师生之缘,讲述了从林家翘先生博士论文到林先生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领域的往事,以及在中美建交筹备时期,自己与林家翘先生积极为中国选派研究人员到美国院校学习访问所做的工作,深刻缅怀了林家翘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和高尚人格风范。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原校长徐遐生,林家翘先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同事和好友、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Bruno Coppi,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林家翘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多年合作者、意大利米兰大学物理系教授Giuseppe Bertin,以及林家翘先生回到清华后培养的学生、周培源应用数学中心副研究员洪柳分别发言,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林家翘先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坚持做第一等题目和自律爱国的为人为学的高尚品德。
林家翘先生的亲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蒲以康在发言中,通过展示林先生大量手稿,讲述了林先生非常关心的“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崛起”等重要研究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内心对母校和祖国充满激情的一位清华人。
在自由发言环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谈庆明、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李衍达,以及林家翘先生生前共事过、交往过的学者追忆了林先生低调谦虚、睿智勤勉的工作和生活片段。
胡和平、杨振宁、顾秉林与徐遐生共同为由徐遐生监塑捐赠的林家翘先生纪念铜像揭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原主任贺美英、原常务副校长梁尤能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相关专家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高等研究院、物理系、数学系、力学系等院系的师生,以及来京参加“纪念林-徐密度波理论发表50周年研讨会”的40余位国际专家集体出席了追思会。
背景资料:
国际公认的应用数学家和力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林家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13日凌晨4时50分在京逝世,享年97岁。
林家翘,1916年7月7日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7年起,历任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教授、荣誉退休教授。自1951年起成为美国国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62年起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9年被清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1987年清华大学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于2002年8月回国定居,出任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林家翘是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他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他用渐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 方程,发展了平行流动稳定性理论,确认流动失稳是引发湍流的机理,所得结果为实验所证实。他和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谱理论,发展了西奥多·冯·卡门的相似性理论,成为早期湍流统计理论的主要学派。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创立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盘状星系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确认所观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质臂,克服了困扰天文界数十年的“缠卷疑难”,并进而发展了星系旋臂长期维持的动力学理论。
林家翘曾担任美国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委员会主席、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主席,曾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imoshenko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数学和数值分析奖、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