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简讯2011(1-6)
1月11日,学院正副职负责人述职,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葛岳静、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刘长旭和财经处处长杜育红教授参加。
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华罗庚等数学家编写的“数学小丛书”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奖)。这套数学小丛书的第9本,是学院范会国教授编写的《几种类型的极值问题》。
1月14日,院领导参加了在八宝山举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龚昇教授(1930-01-16~2011-01-10)遗体告别仪式。
1月21日,学院举行教工第29届2011年春节团拜会,140多位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参加。在主楼前照了第10次全家福照片,并在实习餐厅聚餐。
1月31日,院领导到家中看望慰问薛宗慈老师。
2月10日,院领导陪同王世强老师到北京太阳城银龄国际老年公寓入住。
2月21日,院领导参加了在八宝山举行的历史学院何兹全教授(1911-09-07~2011-02-15)遗体告别仪式。我校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不含兼职)共19人,文科9人,理科10人。文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多数被学校聘为资深教授。到何兹全先生逝世后,2007年以前评的资深教授已经全部逝世。理科现有6位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健在,其中我院4人。
2月21~24日,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委会(ICMI)2011年例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新西兰,以色列,葡萄牙,哥斯达黎加,美国,意大利,中国,韩国和南非的9位执委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就如何开展的国际数学教育的各项工作和即将举行的会议日程进行了深入沟通和讨论。
2月21日下午,副校长韩震会见了正在我校参加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委会2011年例会的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副校长Renuka Vithal女士。教务处、数学科学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见。韩震副校长对Renuka Vithal副校长的来访表示欢迎。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就在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方面开展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研究以及汉语推广等工作进行了探讨。
2月25日和26日上午,中国数学会基础教育委员会(ICMI-CHINA)2011年数学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高中数学老师,一些名校数学出身的校长,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教授,以及ICMI的全体执委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郝芳华副校长、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唐梓洲所长和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巩馥州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词,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委会主席William Barton在开幕式上讲话。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数学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其相关内容。
17位中外专家学者在会议上报告。其中来自法国,以色列,新西兰,哥斯达黎加,南非等国家的7位ICMI执委的报告为我们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教育政策,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民族教育等等各方面的情况。来自中国的报告人有华东师范大学李士錡教授,西南大学宋乃庆常务副校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李尚志教授,和来自中国一流名校的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以及其他的一些名校校长。报告内容主要是有关英才的识别,选拔和培养。
2月26日下午举行“数学教育高端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保继光教授和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王长平教授致词并发言,出席论坛的还有北京大学李忠教授,中科院李文林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李庆忠教授和李克正教授等来自大学的专家学者,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前校长王本中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金宝铮老师。大家就在我国开展英才教育的相关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以上报告和论坛内容将陆续整理,在《数学通报》发表。
3月4日,我院获三八女教工跳绳团体赛优秀奖。
3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金渝光,党总支书记何大海等5人来访。
3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暨“十大新闻”揭晓仪式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学院2007级免费师范生苟晓龙获“感动师大”新闻人物之一。他三次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根据总理的嘱托,决心扎根基层立志从教。
3月中下旬,学院从数学楼搬到后主楼(新图书馆)。
3月31日, 18位教师出席学院为马京然退休举行的午宴。
4月6日, 院资料室搬到旧图书馆4楼西部后,开始接待读者。
4月10日, 福州大学副校长范更华教授顺访学院。
4月18日,第二届数学文化节开幕。5月29日,举行闭幕式。
4月18~22日,由学院的概率论研究群体承办的“Branching Processes and Coalescent Processes”(分枝过程与聚合过程)国际会议在我校举行。会议由该群体李增沪教授和巴黎第六大学概率实验室主任Jean Bertoin教授共同组织。来自国内外的6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33位学者应邀作学术报告,其中包括Donald A. Dawson (英国和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Peter Jagers (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和第一副主席)、Thomas G. Kurtz (美国数理统计研究所前所长)、陈木法(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等学者。
4月,在全国第2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专业组中,王传宝、殷云剑分获二、三等奖。
4月24日,第11届统计论坛在学院举行,唐守正院士参加并作学术报告(附:2006年11月11日,第2届统计论坛在学院举行)。
5月4日,学院获校第8套广播体操比赛二等奖。参赛人员名单:
保继光、蔡俊亮、崔 丽、邓邦明、胡 维、郇中丹、黄海洋、黄 红、纪光华、金 蛟、李建华、李亚玲、李仲来、刘永平、刘志华、卢广存、马 波、施翔晖、苏效乐、孙旻泽、唐仲伟、童行伟、王加银、王建华、王雨生、魏 炜、徐 敏、杨大春、于福生、袁宏伟、袁 荣、曾跃进、曾紫婷、张 辉、张淑梅、张秀平、张争茹、张 勇、赵纪满、赵丽琴、赵 亮、郑 创、朱文芳、袁 文、亓振华、白国庆、郑亚利、张丽华、周悦昇、李乃凤
5月6日,学院召开谢宇教育基金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暨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5月6日,学校聘任中国电力科学院范明天教授级高工为兼职教授。
5月6日至9日,我校举行第7届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5月29日,在敬文讲堂,首先 举行数学文化节闭幕式,其次举行颁奖仪式。王红瑞对A题进行题目背景和命题思 路分析,刘来福对A题进行点评;黄海洋对B题进行点评。
5月7~8日,学院教工等44人去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游览了天桂山。
5月14日,在2011年校运动会上,我院获本科生甲组团体总分第2名。
5月17日,刘永平获校第7届教学名师奖。
为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部征集50年以上党龄的党员信息,22位教师入选。我院有3位60年以上党龄的党员教师(全校111位)。他们是(以生日大小为序):李艾青,1928年6月生,1949年6月入党;丁尔陞,1928年9月生,1949年5月入党;王梓坤,1929年4月生,1950年7月入党。
50~59年党龄的党员教师:柳藩1952-06(入党时间,下同)、严士健1952-06、赵桢1955-02、罗承忠1956-01、黄登航1956-04、曾美美1956-07、韩丽娟1956-07、孙瑞清1956-07、余俊1956-10、王敬赓1956-11、卢景波1956-12、周美珂1958-06、黄贵贤1958-09、余玄冰1958-12、马遵路1959-07、曾昭著1959-12、黄锡瑶1959-12、苏秀雯1961-05、蒋人璧1961-12。
5月20日,院学位分会讨论,后经校学位委员会认定,张梅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李杰权被认定为博士生导师,李慧、崔丽、马宇韬、李海刚、张勇和郑创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5月21日,保继光等3人参加第四届北京地区高校数学院系院长/系主任论坛。
5月26日,教技函[2011]26号),胡永建入选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6月,第3批5年期聘用(2011-09-01~2016-08-31)考核的教授,第3个聘期(3+3+5)有:黄海洋、邓邦明、李增沪;第2个聘期(3+5)有:洪文明、曹一鸣、唐梓洲。副教授第2个聘期(3+5)有:郭玉峰、王颖喆。讲师第3个聘期(3+5+5)有:黄红、李慧;第2个聘期(3+5)有:何辉、张勇、郑创。
6月3日,2011届本科毕业生联欢晚会在J9-502举行。
6月3~7日,北京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积分方程、微分方程及其应用会议在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时祝贺赵桢先生诞辰80周年。
6月,由学院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组织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学基础课程系列简明教材》,有9部已经出版。我院负责编写的有4部:解析几何(王敬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严士健)、近世代数(刘绍学、章璞)、偏微分方程(朱汝金)。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负责编写的有5部:数学分析(上、下)(李忠、方丽萍)、高等代数(王萼芳)、常微分方程(丁同仁)、复变函数(李忠)。
到6月,学院已有10位青年学者先后获洪堡基金会资助,在我国高校数学院系名列前茅。他们是:周先银(1993,资助年度,下同;1996年4月22日逝世)、邓邦明(1997)、王凤雨(1998)、杨大春(2000)、李杰权(2004)、刘玉明(2006)、张辉(2007)、唐仲伟(2007)、胡维(2009)、李俊峰(2011)。
在学院毕业的博士生中,有11位获该基金会资助。他们是:郭晋云(1989)、彭联刚(1993)、周先银(1993)、章璞(1996)、邓邦明(1997)、王凤雨(1998)、杨大春(2000)、刘玉明(2006)、胡维(2009)、王健(2009)、李俊峰(2011)。
6月11~12日,教育部创新团队“调和分析与流形的几何”在北京召开团队会议。
6月中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向的老师从科技楼搬到后主楼办公室。
6月18日,学校批准我院建立计算数学博士点。
6月18日,授予我院博士学位22人;授予硕士学位74人,其中含2007级基础数学方向1人和科学技术史方向1人,在职申请学位1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学位无学历)19人;授予学士学位155人(其中女76人)。本科生结业1人。[2006级本科总人数156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48人(男24人,女24人);统计学专业54人(男35人,女21人),结业1人;免费师范生54人(男23人,女31人)。]
获双学士学位4人(郭亚平、闫文岚、张琳琳:国际经济与贸易;陈虹:汉语言文学), 辅修5人。
6月22日下午,在邱季端体育馆,我院师生参加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光辉历程、伟大业绩”大型歌会。
6月23日,学院召开毕业生座谈会。
6月24~27日,第4届部属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我院院长、书记等5人参加了会议。
6月29日下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院党委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工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于福生、袁荣、王雨生、朱茵仪(本)、赵文君(本)、孙艳(硕)、李真(博)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袁荣被评为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郑学安被评为老有所为标兵。
6月30日,院领导参加第二届新疆中学汉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典礼,数学科学学院有43人结业;文学院有45人结业。
6月,段小刚来我院任教。